园丁鸟是动物界的“室内设计大师”
它们擅长用鲜艳灿烂的花装饰它们的爱巢
对人们来说,同样对花甚是偏爱
有花的地方就有文艺、有氛围、有生活的美好
宋朝作为一个文艺满萦的时期
绝对称得上中国历史时代的“花花世界”
▲宋《花蓝图》局部
天子所好,向来是潮流风尚的风向标,看似轻描淡写的簪花配饰,便可引得手下大臣和贵族的争相效仿。
宋徽宗极爱鲜花,爱到什么程度呢?
——举办各类盛典时,定以鲜花为衬,更是会把花作为必要饰品,点缀在发饰上。
▲宋男子戴花图
在诗词盛行的宋朝,文人墨客当然也不会视花为常物,历史上关于赞颂花的诗词不计其数。
大家所熟知的文豪苏东坡就是出了名的爱花之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赏花、饮酒,纵马、为乐,如此甚好。(纵然甚好,喝酒莫开车,大家不要模仿噢!)
苏东坡不仅喜欢赏花,年衰时也依然保持着戴花的习惯:“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可见,在宋朝,上至帝王,下至庶民,鲜花已成为平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点缀之物了。
▲宋《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有记录当时街边采花郎卖花的场景,无论是城中的花店,还是路边的花摊,无一例外,都是一副热闹非凡的景象。
当时,有条件的人家天天鲜花相伴,条件差点的也会每逢佳节,买上一束,或者山上采两把野花回来。
陆游的诗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淅淅沥沥的春雨听了一夜,却不忘小巷里的卖花人。幽静的雨巷,娇艳欲滴的杏花,还有和杏花一样娇嫩的卖花女,不知,她是否也撑着油纸伞。
不知这沿街吟唱的卖花声,一平一仄,又敲开了多少文人的创作灵感。
▲宋《寒窗读易图》局部
当时在文人间,还流行着在书案上摆花营造生活的雅趣氛围。
山石环抱的茅屋中,高士书案上的梅花、书卷与窗外的飘雪、枝丫相互映衬,美好娴静,宛如仙境般让人神往。
影青摇铃尊花瓶摆件
宋人对于花事的热衷,使得他们对盛花器皿更为讲究,花瓶也在宋代得到了飞跃般的发展。
宋人追求闲适雅致的生活态度,在花瓶上便可知道。
偏好素之雅器,主要体现在重釉色、器型两方面。看似简单,实着越简单的器皿,对于细节和比例的要求更为严格,抛开繁琐的纹饰和色调搭配,注重器物给人的整体视觉感受。
影青宋风瓜棱瓷瓶花摆件
宋瓷,色调之优雅,线条之流畅,含而悠然,蓄而淡雅。
宋朝是繁盛绚烂的,
也是清雅静谧的,
而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
可能是臻爱生活的人们才能体会得到的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