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饰品 >> 饰品发展 >> 正文 >> 正文

店铺运营五个妙招让客户不再流失

来源:饰品 时间:2025/1/7

在战场上,有空军也有地面部队。足球场上有进攻球员,也有防守的球员。教练肯定不会说防守球员不会进球,不要他们了,全都给我换成前锋。商品也一样,我们经常讲到素转非(珠宝行业的一种说法),意思是通过黄金的薄利多销带来更多消费者,继而通过转化推销来完成高利润的珠宝销售。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商品的四种基本功能,来帮助大家进行商品细分。同时,确定商品的定位后,要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才能让商品产生最佳效果,本文详细阐述数据分析的原则。

一、从客户流失开始

在经营中,我们往往重视做成了什么,而忽略失去了什么!比如说,我的成交率是30%,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成交率,这完全没错,可问题是,你要提高成交率时,要考虑一个问题:70%的人没有买我东西,是为什么?

“消费产品后离开”的原因是:产品给顾客带来的满意度不够,顾客有更好的选择!对应的策略为:产品精,服务要好。“未接触产品离开”的原因是:营销没做好或产品消费入门门槛过高,顾客望而止步!对策为:加强营销,设计入门产品。那么问题来了,什么产品对于顾客来说是精准的,什么是入门产品?

二、产品的分类方法

经常听到企业老板这样讲:我们的货品要全,黄金、钻石、翡翠、彩宝都要有。这是一个误区,一个综合店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有,有些东西长年摆在那不卖,摆了也没用;因为顾客的需求大多时候是相对明确的;所以,商品全指的并不是什么品种都要有,而是“各种功能”的产品都要有,即什么产品是引流的,什么产品是创造满意度的,什么产品是做利润的等等,这才是产品要进行分类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根据商品分类的目的,将产品分成四种类型,即大熊产品、金牛产品、小狗产品、花猫产品。这四种类型的作用分别是:

1.大熊产品:(入门产品、转推工具产品)入门门槛类产品,物美价廉,往往为顾客第一个感受产品。现金流高利润薄,目的是提供给顾客超值体验,鼓励顾客消费金牛产品、鼓励顾客再消费。一家企业的大熊产品,一定是这家的企业的拳头产品,必须高质量、高满意度。因为它不但是现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还等同于是你的客流主要来源,比如:银饰、黄金、产品周边等。

2.金牛产品:(主营产品、主利润产品)现阶段拳头产品,利润现金双高,企业主要利润来源;如:黄金(虽毛利率低相对周转率较高)、K金、钻石等。为什么把黄金既标注成了大熊,又标注成金牛产品,这不是绝对的,比如很多时候在综合类门店,企业都很喜欢做黄金,因为黄金周转率高;同时它又自带流量(大众化),甚至自带返店流量(以旧换新),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黄金又是很好的大熊产品。

3.小狗产品:(创新产品、潜力产品)现金少但前景好的产品。是企业的战略性产品,如:年卡会员、储值卡、加盟商等。

4.花猫产品:(满意度产品、转推工具产品)利润现金双低;多为附加产品或赠品,目的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可不追求利润。如:定制赠品、送券、积分等。

花猫产品案例:一个做饰品的电商直播的,开始直播后马上推出一款产品,1元包邮,企业一下子就放出来套,这种做法肯定是赔钱的。但是在20分钟的时间迅速在直播间聚集了人,之后企业推出若干款50-元的产品,迅速卖掉,利润匪浅。你看,在这里例子里,他首先用1元包邮这个花猫产品做引流,再用金牛产品做利润。相反,如果你没有引流,直播间两三百人,那你的金牛产品也不可能创多少效的。

三、商品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1.四种产品一般的占比:

大熊(3)金牛(4)小狗(1)花猫(2)。注意,除非企业品牌具备绝对竞争力,否则必须进行产品分类。至少有两个分类:金牛和大熊,尤其是大熊;VIP一定要有小狗产品。

2.如果结构不是合理的,则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有三个方法:

1)转化:比如,将部分金牛产品转化为大熊产品,大熊产品转化为花猫产品,小狗产品转化为金牛产品,金牛产品升级为小狗产品,大熊产品转化为金牛产品等;以便达到合理的比例。注意:要逐级转化,不能越级转化。

2)淘汰:有的产品没有分工价值,基本不盈利,也没有其他价值;可视为垃圾产品,考虑淘汰;比如有些产品即没有卖点,又不担当作用,没有利润还销售不出去。

3)新增:产品出现严重的结构失衡(过于集中或分散)时,需要增加新品来弥补。比如金牛产品太多,可以设计大熊产品;大熊产品过少,则考虑增加新的大熊产品;没有花猫产品,则可以新增花猫产品;没有小狗产品,则设计小狗产品。

四、数据分析管理的误区

我们进行数据统计的时候,往往是1+2+3+4=10这么算,因为各个单元相加等于总收入啊,这个1、2、3、4,你既可以理解为张三+李四+...,也可以是A店+B店+...,也可以是黄金+钻石+...,总之,指的就是你的经营要素;而做分析的时候呢,则要反着来,10=1+2+3+4,因为你要拆解开各个要素分别去看它,你才能发现问题在哪......

上面我们讲到了不能唯业绩指标论,因为业绩指标是最终的结果反应。但是,企业管理更重要的是过程如何管理。否则,你张口给销售经理说:今年给我卖一个亿,年底我等着你交差,那你可真够放得开的。如下图,你看,涉及到销售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所以,要对更多的关键指标进行管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五、数据分析管理的原则

很多时候,我们对数据分析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每次报表会,各部门提交上来十几张报表,作为企业老板,经常是看的头昏脑涨。其实各部门提交数据时,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行汇总和结论,会更加有效。

1.规避绝对数据: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绝对数据”是静态的,“对比数据”是动态的。如果不去比较,他的作用就不会显现出来。你比如说我5月份卖了20万,你说是好还是不好呢?假入和上个月比,那四月份卖了15万,这说明5月份是由提升的,不过去年的5月份是25万,哦,那说明这个季节就应该比上个月多(5月就应该比4月份销售好),那卖20万就没有任何值得高兴的,你的目标是至少25万才对。

2.使用对比数据:

1)通过对比发现问题和差距,比如A店的成交率是40%,而B店是30%,这就是问题,通过调查发现,B店的大部分员工成交率都在40%,只有张三是20%,那么问题找到了,那是因为产品知识不够还是销售技巧不行,相应的做出改善即可;

2)中国是耻本文化,争先创优是我们的优良传统;PK就是一个很好的通过数据的对比进行的内部竞争机制。

3.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