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日本社会发展十分的缓慢,许多的年轻人也非常的佛系,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对比三十多年前的日本,你都有可能认为这不是同一个国家。在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发展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人们纸醉金迷,在物质的狂欢中追求极致的奢华,拼命的挣钱和拼命的花钱,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整个日本的荷包都是鼓鼓的,全都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豪横的日本人当时的日本社会年轻人的共识是:刹那主义,换成中国话就是及时行乐的意思。为了赚钱,日本的商家也是丧心病狂,不断的鼓励这种享乐主义:不管国内国外的任何节日都死命地往情人节上靠,除此之外,还推出各种会员日、纪念日等等各种活动吸引年轻人消费。而且攀比之风盛行,日本未婚朋友之间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男(女)朋友送了你什么礼物。在商家的忽悠下,在每一个节日或者什么纪念日,情侣们都要互送礼物,且为了攀比,劳力士、LV等奢饰品也屡见不鲜。还有更多的日本人跑到国外消费。从纽约的第五大道到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只要有奢饰品店的地方就有日本人的身影,争相购买最新款的奢饰品。甚至法国的奢饰品店还对持有日本护照的日本人施行限购,因为他们太过疯狂了(是不是有点眼熟)。豪横的日本人消费了全世界70%的奢侈品。如果是结婚的话更加的夸张。没有房子、车子,婚礼时新娘没有穿价值不菲的婚纱或礼服,婚礼后如果没有去国外度假,结个婚没有花费个三五十万的,这些都会让朋友瞧不起。在全球各地的度假胜地上,都挤满了日本人,尤其是格外受日本人钟意的夏威夷更加,连当地的服务生都要学会说日语。更加豪横的日本公司在日本的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这段时间中,房地产发展到了最高峰,号称光靠一个东京的地价就能买下全美国。这可不是吹牛,是经济学家算用计算器出来的。况且当时距离二战结束并不算太过遥远,很多的日本政商界的高层都经历过二战,了解当时日本的惨状,他们就对美国带有复仇的意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了他们胆量。那时的日本首相竹下登在公开场合嘲讽驻日美军:日本物价太高,驻日美军没法上街,只能在船上互相传染艾滋病。(嘲讽美军的军饷连找……都付不起钱)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和石原慎太郎更是写了一本《日本可以说不》,美化日本丑化美国,意图让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受此影响,各大日本财阀纷纷出海,进军美国:三菱地产花8.5亿美元买下了美国地标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权;日本Shuwa公司买下花旗广场,顺便拍下炒到天价的《向日葵》;亿万富豪横井英树万美元的价格购得纽约地标之一的帝国大厦;不差钱的索尼和松下更是分别豪掷34亿、60亿将美国六大中的哥伦比亚和环球影业收入囊中,成为自己的私有物。把当时的美国人吓个半死,《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的行动代号“虎、虎、虎“,封面图片是一架日本飞机,向美国飞来,并投下日本生产的商品和大把的钞票。意思是日本和美国之间又爆发了战争,只不过这次是不见血的贸易经济战。日本在世界上风光无限。但当日本人在夜店喝着最贵的洋酒,吃着金箔包裹着的食物,挥舞着钞票打车,豪掷小费,日本公司在全世界买买买的时候,危机已经悄然到来。在年的8月,房价和股市开始下跌,之后迅速蔓延到日本的各行各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花费十几年创造出来的财富都凭空蒸发,日本进入到了”失去的二十年“。其中很难说没有美国的手笔,但绝大多数是日本人自己”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