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发现中,专家们时常会从古墓中出土遗骸,为确定墓葬信息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是在李洲坳的一座古墓中,专家们不仅发现了遗骸,还发现遗骸上长出了很多绿色的珠子,让人疑惑不解。究竟神奇的绿珠子是什么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就让小编就来给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年12月末,江西宜春的考古专家们接到群众反馈,说靖安县的李洲坳一带好像有人在盗墓。于是,考古专家们在得到消息后,就立即驱车前往李洲坳,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他们所说的古墓。专家们首先对周边进行了勘察,在不远处果真发现了1个盗洞,接着又用考古工具在附近做了钻探,根据土层判断此处确实有一座古墓。到第二年初,考古专家们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对该处墓葬进行保护性的考古发掘,并根据墓葬的形式和布局确定为春秋时期古墓。该古墓为土坑竖穴,长约14米,宽约11米,深度约4米,虽然墓葬的规格比较普通,但专家们却在墓穴内发现了47副棺椁,也就是埋葬了47个人。在此之前,国内还从未发现过如此规模的墓葬,因此也让专家们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在经过一番研究和规划之后,专家们先清理干净了墓穴的泥土,接下来出土的多件丝竹器,木漆器,玉器和金器等,也都保存完成,甚是精美。这些出土文物色彩艳丽华美,颇具楚国气息,而玉器和金器多为饰品,由此可推测墓主人都是女性。清理完墓穴之后,专家们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几副棺椁,根据其中的遗骸判断都是女性,并且在棺椁中还发现了保存完成的红色丝织品,也都是女性的服装,做工十分精湛。在进一步的清理过程中,专家们有了个惊奇的发现,在墓主人遗骸的锁骨和膝盖骨部位,有很多绿色的珠子,有的呈圆形,直径为1厘米左右,但也有的呈长条形,约4厘米左右。一开始,专家们都以为是墓主人佩戴的某种饰品,但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绿色物质都是长在骨骸上的,想要将其取下来,必须要动用专业的工具才成。这绿色的珠子究竟是什么?专家们发掘过很多的古墓,可是真的没有见到过这种诡异的东西?他是墓主人带进棺椁的,还是后天形成的,总之一句话,有太多的谜团需要解答。随着棺椁打开的越来越多,专家们发现大部分遗骸上都有绿色物质,一时间让专家们又陷入了沉思,因为在此之前也从未发现过类似的情况。几天之后,专家们取了几块绿色物质,送到武汉大学人类生命科学实验室鉴定,希望能破解其中的奥秘。经过一段时间焦急的等待,武汉大学的专家给出了鉴定结果,绿色物质是磷酸铁盐结晶物,主要成分是磷,铁和氧,本身无毒无害,可是却透着无边的诡异与神奇。南方环境潮湿,再加上地下土壤酸性较大,因此土壤中的磷元素和酸形成了磷酸根离子,接着再遇到土壤中游离的铁离子,两者结合又形成了磷酸铁盐,最后经过千年的沉淀,就变成了绿色的结晶物,就如同岩洞里面的钟乳石(碳酸铁盐),都是在潮湿环境下经过长期沉淀形成晶体。知道了绿色物质的成分和形成原因,专家们也就不再有什么疑惑,但作为国内首次在遗骸上发现的结晶物质,也值得专家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以后的考古发现提供相关的经验和指导。李洲坳春秋古墓的发现,为专家们研究当地历史,也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而出土的文物更填补了诸多的空白,尤其是精美的丝织品,堪称春秋时期纺织技术的一种证明。但可惜墓主人的身份还未能确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专家们能有新的发现,为我们揭开墓主人的神秘面纱。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