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游弋之中,我一眼看中了一枚奇怪的银质环状物。藏家标出它的直径4.54cm,厚度0.1cm,重13.44克。在物体左侧有刻有一个似篆体又似甲骨文字体。
我感到非常入眼,一眼就看上了它。在做足了功课后,初识它是一个与战国时期齐国“溢环钱”相似的物件。
倾搜藏一生未见过,又是银质环钱,我决定下手拿下!到手后我研究来研究去,知道了物件上这个字,长时来都被学术界都释为“賹”,并无异词。这是根据《说文》“首,瘤文嗌”而认定的。于是,在后来发现齐国的一种圆环“賹化”环钱有“賹化”、“賹四化”、“賹六化”三种。“賹”作为一种钱币的计量单位。
“賹化”环钱是“虚币”。它流通的时间比较短,铸行主要在齐国领域。
后来有前行研究者又认为此字应翻译为“圆”字,与原来的刀币,布币相区别,就叫做“圆”钱。有“圆化”、“圆四化”、“圆六化”三种。
再后来又有一位叫做陈世辉的研究者,引经据典地研究说这个字是“蓑衣”的像形字,该译作“衰”,说这个字是齐圆钱的偏旁。
总之,不论这个字咋认,总是代表战国时期齐国的“圆环钱”的一个钱币单位。
但我遍寻史料,也未查见出土和传世的圆环线中有银质的这种线币。
齐国的圆环钱是这样的。
左1是“賹化”、中为“賹四化”、右为“賹六化”。
目前发现的齐国的这三种圆环钱(“賹化”、“賹四化”、“賹六化”或“圆化”、“圆四化”、“圆六化”,或“衰化”,“衰四化”、“衰六化”)都是外圆中方孔的青铜质钱币,而且这“賹”字在穿孔右侧。但这枚钱币的“賹”字刻在方孔左侧。
将这枚银质的圆环钱物体与齐国的“賹化”比较,似有几点不同:
其一,钱币的直径大小不同。最大的“賹六化”直径长3.5厘米,重8.25克左右;“賹四化”直径3厘米,重5.45克左右;“賹化”直径一般为2厘米,重1.30—2克。
这圆环钱状物的直径4.54cm,厚度0.1cm.穿孔是圆形的,直径2.35cm,圆环肉体宽1.1cm,重13.44克。材质确实是银质!
其二、“賹化”圆钱的中穿孔是方孔,这枚圆环钱中孔是圆孔;
其三、“賹化”钱的钱币单位字在钱币穿右侧,而这枚银钱的在圆孔左侧;且正反面肉身上再未见有其他文字符号。
难道,它不是钱币?因金,银质币在古代属于相当贵重的金属。用纯银打造出的这种特殊的钱币状物体,难道它具有另外的身份和用途?它是什么?它是谁?
在进一步搜索资料中,我发现古代的玉璧、玉瑗、玉环、玉玦的形状与此物相似。璧、玉瑗、玉环、玉玦是“玉器四胞胎”。据《尔雅·释器》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根据两晋文学家郭璞注释:“肉,(指)边;好,(指)孔。”学者邢禹疏做出了进一步解释:“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孔大而边小者名“瑗”,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就是说,可由玉器的环边和中孔的关系判断玉器种类。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环边和中孔比例达2:1(小孔)的是玉璧,环边和中孔比例相等的是玉环,环边和中孔比例达1:2(大孔)的是玉瑗。玉玦则是环边中多了一道缺口。
这种分辩法,这个银质的“賹化”钱状物体该与环边和中孔比例相等的玉环相似(环边肉体1.1cm,环中穿孔2.3cm)。
那它难道是一个银质“环”?但在可查询的历史资料中,那有什么银做的“环”?!不免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它究竟是“圆环钱”,还是“圆环饰品”。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物件,还是其他那个朝代的物件?原主人是谁?用途是什么?真令人费解!再观此物材质确实是纯银,其历经沧桑岁月,虽然表面已生成了一层老道的薄锈,仍掩盖不住银质的光华。
物体造型虽然简洁,但做工细腻,手感滋润细滑。圆穿孔左边高2.65cm,宽约0.9cm的阴刻甲骨文书写风格古朴,笔画清晰,字口深竣,字根底部暗褐色包浆更为沉重,铸成了此物的重要点缀!这该是一个有历史的传承之品,但其身世是一个待解之谜。
不知读者朋友您是否知道,请不吝赐教。
年6月23日撰稿于成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