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饰品 >> 饰品介绍 >> 正文 >> 正文

汉剑儒雅与霸气并存,虽说退出了战场,

来源:饰品 时间:2023/3/22

《释名.释兵》中记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作为古代冷兵器短兵之祖,其自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把“青铜剑”以后,就受到了很多王公帝候、文士侠客、甚至是商贾庶民的欢迎,以至于还给其赋予了一个“百兵之君”的美誉。

想必大家对青铜剑多少也都会有些了解,虽然其硬度相对于西周时期出现的“铁剑”要更硬,且更容易长期保存,但却没有铁剑所具备的“韧性”,所以在战场上往往很容易被折断。

不过由于西周时期的“冶铁术”刚刚出现,虽然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制造的条件,但是在解决“硬度瓶颈”的技术上还未得到有效的突破。

玉柄铁剑示意插图

所以“铁剑”的数量往往十分稀少,一般都是用作于“装饰剑”,就好比年在河南三门峡市出土的“玉柄铁剑”,经考古专家检测后发现,其中的“含碳量”很低。

而“碳元素”又是决定物质“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说白了就是“含碳量”越高,物质就越硬,但是相应的也会更脆,韧性更低。

这也就意味着“铁剑”虽然具备比青铜剑更好的韧性,可是硬度却“偏软”,根本不适合用于实战,否则实战时一甩就弯,那不是闹笑话吗。

故而直到西汉时期,“青铜剑”一直都是“战场使用剑”的主流,直到钢铁冶炼工艺在西汉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导致“汉代铁剑”或者说是“汉剑”问世以后,“青铜剑”制霸战场短兵的情况才算出现了改观。

水利风箱示意画像插图

汉剑的兴起

因为“汉剑”采用了更新的铸造工艺,自公元31年“水利风箱”被聪明的古代人发明问世以后,铸剑师便将其利用到了铸剑过程当中,也就是利用“风箱”提升了“炉温”。

如此一来,原本一直处于~℃炉温下锻造的“块炼铁”,便可以在锻打时因为有了更高的温度而排出更多的杂质,从而使得其成分在不断的锻打之下变得更为“细密均匀”,甚至出现细化晶粒,极大的提升了原材料的“硬度”。

正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说,“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百炼钢”之名也正是因此而来。

当然,也不可能每制作一口“汉剑”都全部采用百炼钢,毕竟制作“百炼钢”的过程太过繁琐,必须得将“块炼铁”不断的加热、锻打、折叠,如此往复百次,方能得到一块千锤百炼的“百炼钢”,而且是越到后面越难。

所以只用“百炼钢”来打造汉剑的话,“成本”上肯定还是扛不住的,“九炼”、“三十炼”、“五十炼”、“七十二炼”等多种规格也正是因此而衍生,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最大化的满足大规模装配军队的需要。

越王勾践剑

而且由于汉剑可以在同等成本下将“剑身”打造的更细更长,无疑也突破了青铜剑受“韧性不足”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剑身长度过短”问题。

就好比久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其长度也不过仅有55.6厘米,现在所发现的最长的青铜剑也不过91厘米。但是“汉剑”分类中的短剑,就已经能够做到50~70厘米,更是不乏最长能达到厘米的“超长剑”。

还有更夸张的,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刘禅”,还曾于延熙二年(公元年)打造了一口长近3米的“剑”。当然,那已经不是为了御敌了,而是为了“镇山”,被当成了“礼器”来使用。

俗话说的好,“一寸长一寸强”,在古代战场那正面对抗的情形之下,剑身的加长无疑就能够更大几率的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而“青铜剑”却只有通过加宽、加厚剑身才能做到整体长度的勉强加长。

暂且不提铸造成本的上升,光是重量上的上升,就已经足以影响到士兵的行动能力了。相对于为了提升那一点点长度而损失的机动能力、灵活性等等,明显得不偿失。

所以“汉剑”一经面世,很快就受到了很多武将官兵的吹捧,青铜剑也就此开始没落。

汉剑和环首刀截面对比示意图

汉剑逐渐退出战场

但是汉剑在崛起以后,却显然并未在战场上绽放出什么明显的光彩,不是说他没有“青铜剑”厉害,只是因为在“汉剑”出现的同时,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冷兵器”,也就是我们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的“环首刀”。

同样是由“块炼铁”铁打造而成的“环首刀”,虽说只有一面“开刃”,且跟“汉剑”一样平直端正,但是其形似锐角三角形且更为“宽厚”的横截面却注定了其要具有比“汉剑”更高的强度。

这也就意味着环首刀相对于“汉剑”要更加适合“劈砍”,而且“穿刺”性能也丝毫不弱,虽然在外形上虽然没有“汉剑”那般美观,但对于战场而言,美观什么都是虚的,能杀敌才是最重要的。

环首刀示意插图

其次,环首刀没有“汉剑”所必须要有的“剑格”(护手),即便是类似于“剑首”的“刀柄尾端”,也只是采用了一个跟剑身连成一体的“铁环”。即是说,环首刀的制作成本和繁琐程度也要远低于“汉剑”。

毕竟环首刀没有“剑首”和“剑格”,也就意味着不用雕刻那些繁杂的花纹装饰,至于环首刀“刀鞘”的装饰,更是可有可无,战场上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将环首刀挂在腰上显摆。

再者,自战国中后期的赵国统治者“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以后,骑兵的重要性也开始在战场中凸显。

而在骑兵的冲锋之中,对于“劈砍”的应用明显要高于“穿刺”,所以战场对于适合“劈砍”的武器需求也就逐渐变得更大。

东汉壁画中的环首刀

故而在这诸多因素的综合之下,大规模装配“环首刀”也就成了必然之势,否则在现已出土的一些描述东汉时期战争场面的石壁画像中,为何又会有那么多手持“环首刀”的士兵呢?

汉剑也就此成了古代战场使用剑的“绝唱”,伴随着环首刀的大规模应用而逐渐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汉剑示意图

汉剑的新生

为战争而生,却没能在战场上发挥出独属于“汉剑”的光彩固然遗憾,但这不代表“汉剑”就此没落了,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方向,重新走了一条“精品化”路线,成了当时广受王公重臣、官吏百姓青睐的“礼器”。

诸如汉朝时期汉高帝刘邦手中的“赤霄剑”、汉文帝的“神龟剑”、汉武帝的“八服剑”、汉灵帝的“中兴剑”等等,汉朝历代帝王几乎可以说是人手一把,上行下效之下,汉剑在西汉甚至后世的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诚然,正如陶弘景在《刀剑录》中所记载的,“孙权于黄武五年造十口剑万口刀”,“汉剑”的铸造数量在后期或许远远比不上“环首刀”。

但是在质量上,一口精品“汉剑”的造价绝对不是“环首刀”所能比的,《吕氏春秋·侈乐》对此也曾有过明确的描述,“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剑为宝。”

汉剑结构拆解示意图

也就是说,“汉剑”在我国的发展史,其实就如同“日本武士刀”在日本“江户时代”一样,都选择了“华美”路线,也就是在用料上会更加的苛刻而且“昂贵”。

当然,跟日本江户时期打造“武士刀”之时更注重外观的情况还不同,“汉剑”在打造之时对于其“实际用途”也是同样注重的,不光要华丽,而且还要好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玉具剑”、“驳犀具剑”、“金银具剑”、“铜具剑”等诸多“汉剑”品类划分,也就是在剑柄和剑鞘上用玉石、金银、铜等物质来作为装饰。

一方面能凭借其优秀的“硬度”和“韧性”防身,另一方面也能够作为装饰品彰显出身份地位,而作为装饰品这一点,显然是“环首刀”所无法具备的。

毕竟环首刀没有“护手”,刀柄处跟“刀身一体”的那个铁环也主要是为了“平衡配重”以及“固定”作用,几乎可以说每一个部位都是为战场量身打造,根本就没有镶嵌金银、铜、玉等物质的地方不是吗?

汉剑的“对称美”

“汉剑”的儒雅和霸气

而且“汉剑”形态平直端正,左右对称,恰好就映照出了我国封建时期儒家文化体系中所倡导的道德思想准则,即做人要行得正坐的直,铸剑自然也不能例外,弯弯曲曲的像什么样子。

我们之所以会一提起“古代侠客”就不自觉的在脑海中浮现一个“手持利剑的侠客形象”,其实就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的那层“儒家思想”道德准则所致,也就是所谓的“侠义思想”。

而在封建时期,侠义即正义,正如唐朝诗人李白在《侠客行》中所说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汉剑出鞘则锋芒毕露、霸气十足,入鞘则朴实无华、儒雅大气的特性同时还明明白白的体现出了儒家文化中的藏与显之哲学概念。

古代剑客示意插画

而这所谓的“藏”与“显”之哲学,其实说白了就像“古装武侠剧”中所描述的绝世剑客一般,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平常看起来或许就跟一个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也就是低调不张扬,但是一旦到了惩奸除恶之时,就会瞬间张扬到极致,气势暴涨,一点也不含糊。而“刀”虽然霸气有余,但却明显太过张扬,不懂得隐藏,否则也就不会被称之为“百兵之胆”了。

这里说句题外话,不知道武侠剧中侠客多用剑、反派多用刀的原因是不是就是因为“刀”可以用来给他们壮胆呢?

再加上儒家思想在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也逐渐成了封建时期的主流统治思想,故而随着儒家思想在封建时期的普及和推广。

“汉剑”中所能表现出的儒家思想特质自然也就因为广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而一并保留并传承了下来,成了我国“剑文化”刚柔并济、厚积薄发的精髓所在,更是成了世人眼中的“百兵之君”。

出鞘即是霸气的百兵君王,寒光闪闪,正义气息爆棚;入鞘则是儒雅的“翩翩君子”,沉稳大气,内敛而不张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