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饰品 >> 饰品介绍 >> 正文 >> 正文

卖空调180度转身,59岁山东阿姨来杭创

来源:饰品 时间:2025/1/15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马庆隆一个个贴着标签的玻璃瓶装满不同品类的咖啡豆;一张张小卡片用工整的正楷写满各种咖啡的风味特色;一枚枚古早风格的小饰品在店内错落摆放……“小伙子,喝咖啡吗?阿姨给你做一杯。”一位年近花甲的阿姨身着红色旗袍,妆容素雅,面带笑意,操着一口略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招揽着路边顾客,新客很难看出:她就是这家手磨咖啡店的主理人兼咖啡师。1】儿子带动下成“咖啡迷”,边学边创业,笔记写了好几本今天(1月3日)下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来到杭州亲橙里购物中心的露天市集,找到了这家“姚阿姨现磨咖啡”。姚阿姨本名叫姚西菊,今年59岁,她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姚远。“我向往遥远的地方,所以给自己起了这个名字。”阿姨老家是山东临沂,因为儿子在杭工作,她也来到这里生活。年11月,姚阿姨的咖啡店开始营业。“我儿子很喜欢喝咖啡,他在家教我做过手冲咖啡,后来我也对咖啡产生了兴趣,有了开店的想法。”“年龄?年龄从来不是做事的限制。只要你肯用心,什么事都能做好的。活到老,学到老嘛!”凭着这股“不服老”的劲头,姚阿姨买来设备和教材,从零开始学做手冲咖啡。她向小时新闻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一摞笔记本,每一本、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下了咖啡的基础知识和冲泡技巧,一些重点信息还用红笔标出。拿起冲泡咖啡的工具,姚阿姨就变身成一位“化学师”,对咖啡豆的用量、水的温度、冲水的时间间隔等有着严苛的标准。随着经营时间越来越长,这些标准早已从笔记本中跳脱而出,印在了她的脑海里。云南甘露、云南曼特宁、危地马拉花神、巴西莫吉托、埃塞俄比亚英雄……目前店里有15款咖啡,每一款的制作方法和风味口感都有差别,这对59岁的姚阿姨来说并非难事。“很多顾客,包括我儿子都说我冲得好!”姚阿姨说,之前她的职业是水暖空调的经销商,也算做过生意。不过,如今开咖啡店是另一种体验,“咖啡追求细腻感,每一杯咖啡你都是亲手做出的,感觉很不一样。”2】是咖啡师,也是“饰品收藏家”,她说顾客不只是想喝咖啡这家咖啡店面积并不大,十几平的铺面里,只能容下姚阿姨一人忙活操作。空间虽然有限,却满眼可见精巧的小饰品,它们凝集了姚阿姨和儿子共同的才思与心血。两个粗麻手工编织袋上,别满了姚阿姨收藏的精致胸针;顾客落座的桌子上,布置了陶瓷柿子、敦化壁画和复古台灯;“姚阿姨的收藏小屋——悦己悦人”海报旁,一捧姚阿姨自己编织的水晶珍珠花静默开放……“这些大部分是我自己准备的,有的是在儿子家看到,觉得好看就拿过来用。”正如海报上的四个字写的那样——“悦人悦己”,姚阿姨说布置这些饰品,是为了提升顾客的体验,“希望他们来这里不只是喝一杯咖啡,也要得到一种快乐。”为此,姚阿姨还准备了一篮小饰品,里面有很多是小兔,“兔年快到了,准备了很多小兔子,也有其他的。只要购买咖啡,阿姨就送他们一个。”小时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姚阿姨的店铺内外有不少“简洁风”海报——从高大上的门店定位,到咖啡口感的对比图示,再到新品咖啡的推介,版式清爽、信息明晰,这些海报出自一位特殊的“创业合伙人”——儿子,“都是我儿子设计的,他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做这些工作他是专业的,咖啡店离不开他的帮助,他在幕后,我在台前。”这对台前幕后的母子常常撞出火花,就拿窗口旁“姚阿姨现磨咖啡”招牌来说,七个字是姚阿姨自己写下的,起初使用的是电脑字体,儿子说手写字体才符合现磨咖啡的调性,于是姚阿姨换成了现在的手书。3】瓶瓶罐罐里的缘分为老咖啡客“精准推荐”,为年纪最大的顾客免单店铺操作间里,整齐罗列着个瓶瓶罐罐,15种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咖啡豆,被有序地分装起来,一旁的纸杯上,则贴上了咖啡的品种标签——这也是姚阿姨咖啡店的特别之处,送到顾客手里的每一杯咖啡,都有着专属的分装瓶和纸杯。姚阿姨尽量让每一杯咖啡都显得很特别。她还有一本笔记本,上面清楚地记录了每一位“会员”顾客几月几日点过什么咖啡。“电脑表格我弄不来,我习惯手写记下来,有时候老顾客来到店里,会忘了上次喝过什么。”每到这时候,姚阿姨就像查字典一样,翻开这本“会员笔记本”,查查他们点过的咖啡,做出精准推荐。因为毗邻互联网企业,姚阿姨小店的顾客主体是年轻的“大厂”员工。不过,也有例外——有一天,一位70多岁的老人光顾小店,想要品尝咖啡,59岁的姚阿姨觉得老人一个人来到店里不容易,就给他推荐了一杯云南蓝山咖啡并且免了单。“你是我开店到现在年纪最大的顾客,我送你一杯。”姚阿姨喜欢咖啡,也喜欢因为咖啡收获的缘分,有的远方游客喝了她的咖啡,加了姚阿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