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的疫情牵动着大家的神经。。。尤其是看到上面这段小宝宝被水烫伤,一家人慌了神,四处求医还受阻的文字,让人心疼得不行。
我把养育两个女儿的经验写下来,给妈妈们支支招,希望大家永远远离这样的痛苦。
年我家老大一岁,我们在英国。我经常推着女儿去周边几个社区的儿童中心、图书馆参加儿童活动。我注意到,凡是涉及儿童的活动场地,一切热饮都禁止带入:入口处会检查;如果提供茶点,热茶是从独立小厨房窗口等水温不烫了再递出来,不会在孩子面前操作,流程非常规范;墙上张贴着“Hotwaterburnslikefire(热水似火烧)”的警示语和图片。
耳濡目染,这些经历让我逐渐建立了防范烫伤的意识,特别注意孩子和热饮、热源之间的安全距离。
回到北京,偶然听说身边认识的孩子身上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幼童烫伤事故,有一例甚至经过了两次手术,还需要再整容植皮。我又惊讶又心痛,一秒钟疏忽,带给娃的不仅是剧烈疼痛,甚至会是长久的心理创伤。而且,这心里的伤痛,对妈妈来说,更是永远的内疚啊。
新手妈妈可能意识不到:
烫伤是幼童最严重、最痛苦的伤害之一,可能需要长时间治疗和恢复。根据液体温度不同,可能在一瞬间发生:
-水温在60摄氏度时,严重的烫伤只需要1秒钟;
-水温在55摄氏度时,严重的烫伤需要10秒钟;
-水温在50摄氏度时,严重的烫伤需要5分钟。
因为习俗不同,西方国家谈儿童烫伤,更多是防范水龙头的热水。和他们相比,中国家庭还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的饮食习惯偏好“烫”和“热”。我们家里的烫伤热源可真是多了去:热茶、粥、开水、炖汤、烤火炉、电暖器、暖水袋。。。60度水温烫伤只需要1秒钟,上述热源至少80-90度啊!
也就是说,中国家庭里潜在的烫伤风险更广泛,致伤的后果也会更严重。但是我们生活中,尤其对年轻的父母,极少有这方便的警示。
再想想1岁多身高不到1米的孩子,走路还不稳,却特别喜欢伸手去拉呀、拽呀。他们好奇地探索这个世界,却难以预判自己行为的后果。
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1岁8个月的欣拉翻了灶台上的一盆开水,脖子、胸前、耳朵深二度烫伤,面积29%;
?1岁半的彤拽桌子上的抹布,拽下来刚刚过滤好的豆浆,耳朵脖子需要植皮。
医院儿童烫伤科住院时接触到的事故情形更让我不忍传闻。
妈妈们开口都是“哪里想到。。。”,当然都悔恨心疼不已。
(百度一下图片,搜关键词“烫伤”,被吓一吓能引起重视。)
世上哪有后悔药,升级做了家长,我们必须升级自己的安全意识,既要防患于未然,又要在出现问题时稳得住神,冷静采取应对措施。
家有小宝,请您这样做:
1,打印“热饮猛于火”或者“热水似火烧”一类的标语贴在家里显眼位置,对自己和家人是个不断提醒。不断提醒才能加强这个意识。尤其如果家里有老人同住的情况。
2,将家中电热水器温度降低到50度以下。这样做带来的麻烦最多是洗澡前需要多等几分钟烧水,但可以避免孩子自己打开热水龙头造成事故。
3,换掉冷热水分别开水的龙头(经常因为搞不清开关方向和冷热区分,大人都会被烫),用单开关的混水龙头(淋浴间、洗漱台和厨房水槽),并且在关闭时习惯性扭转到冷水位置。
4,遇到需要手动混水的情况,先凉水再热水,而不是反过来;如果大人拿着花洒给孩子淋浴,习惯性将食指放在花洒出水前,这样做,你可以第一时间感觉到水温的变化。
5,任何敞口容器盛放热茶、热粥等都习惯性往桌子和灶台里侧放,包括电水壶的位置。最好关闭饮水机电源、拔下插头。外出就餐时,热茶热汤远离孩子可触及范围。
6,给孩子喂奶、喂饭时不要放热饮(汤)在附近。更不要一手抱着宝宝,一手端起热茶或者咖啡来喝。
7,盛汤盛粥避免装得太满,从厨房端出来习惯性大声提醒“烫家伙来啦,注意啊”。
如果在生活中落实了以上数条建议,那么孩子被烫伤的风险会极大降低。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万一还是不幸发生了烫伤,第一时间怎么处置才好呢?
强烈建议:
1,用流动的凉水冲淋烫伤处至少15分钟,必要时,冲淋时间延长到3个小时,同时为伤者(身体其他部位)保暖。不要用冰或者涂抹牙膏什么的。(立刻冲!越及时越有效,不要浪费时间去查看是否严重,或者去各种安抚孩子,或者去擦拭身上滴滴答答的水,即使是轻轻一擦也容易擦破皮肤造成感染!)开篇截图里上海那位妈妈,担心孩子感冒,听孩子哭心疼,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危急时刻必须稳住阵脚、分清利弊,哪怕自己跟着掉眼泪,手上也不能松劲。
2,必要时立刻脱掉所有衣服,去掉尿不湿(“全脱”是避免有患处被衣服遮挡未被及时发现,比如:以为孩子烫了脸,结果被衣服遮挡的颈部更加严重!脱,不要机械理解成日常的脱,必要时剪破撕破衣物。当然,如果贴身一层感觉已经粘在皮肤上也不能硬扯,隔着那一层衣服或者袜子冲凉水,一边冲一边试着脱,还不行就用剪刀剪掉没有粘连的部分。当然啦,只是烫了一根手指,自然不必全脱啦,不要教条哈。)
3,不要自己挑破水泡或者触摸患处。(取下孩子的银手镯等饰品,大人取下戒指、手镯、手表等可能引起划伤的饰品。)
4,这样处理完,视情况是否需要就医。只是发红,面积不大不需要就医。
5,我在此给大家推荐黛宜菲的紫草膏,对小面积的烫伤止痛修复,真是太好用了。
前面说的小宝宝,主要靠家长防范和处理。对大一点的孩子,需要孩子自己有防烫伤的意识,家长要预先告知烫伤的处理程序,还要备好紫草膏。
我家大女儿7-8岁的时候,被烫过一次:自热火锅。饿了呗,锅里还在“煮”她就着急去闻香味儿,自嗨锅出气孔出来的蒸汽烫伤了她的鼻尖。她觉得不好意思,没有立刻跟我们说,错过了冲冷水的最佳时机。过了会儿,疼得受不了才说出来。Betterlatethannever!只要受伤的地儿还感觉痛都应该赶紧冲凉水,当时也多亏我随身带着紫草膏(蚊虫叮咬也很管用,所以外出我一定随身带)。后来鼻子没有留疤。
日历翻到22年寒假,大女儿11岁了,又被烫了一次。
某天不得已,她独自在家2小时。大人不在好自由哇,她突发奇想要油炸米饭。结果。。。想想都后怕!故意没拍照,看着就心疼,所以不想留存。
我估计她吓坏了,事后始终不能有逻辑地完整讲述当时发生了什么。
大概是米饭下锅就炸开来,一滴油星子溅到她右手手背上。有了之前鼻尖烫伤的经验,她知道立即用冷水冲然后涂抹紫草膏。她说,很快就不疼了。
蹊跷的是另一只手,我们推测是她热锅就想冲洗,一开龙头,水遇热油瞬间爆沸。女儿坚持说当时不觉得疼,所以自己没有处理。等她爸爸带着妹妹回家,女儿左手手背一小半全是细密的小水泡。爸爸心疼得不行,医院。医生一看是孩子,立刻往外推,说,得去美容的地儿,不然留疤等等。好在我家爸爸很有定力,跟医护说:别管孩子不孩子,按烫伤处理伤口。女儿也懂事配合。左手错过了第一时间,就麻烦很多。换了几天药,之后也每天涂紫草膏。2个月过去,现在完全恢复了。
女儿总结反思的时候说,知道开水烫,不知道到油更烫,以后尝试新的事情要跟爸爸妈妈一起,或者先讨论一下。的确,很多时候,比危险更重要的是觉察到身边危险的存在。孩子太需要这个意识。而且就算是大人,经常围着锅边转,被烫着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是黛宜菲客户烫伤的反馈,我家中和出门的必备品。
黛宜菲紫草膏在国家食药监局正规注册,属于护肤品,不含药物。安全等级可以在美丽修行或者透明标签的app里查看,我截图如下,妈妈们扫码可以放心选购。
习惯用淘宝的亲可以搜索店铺“黛宜菲安全美肤”,或者复制链接
6L7v42SXPQqk://
打开淘宝,等待弹窗。
愿大家都平平安安,远离意外伤害。
觉得文章有用,请点赞,收藏,再转给身边的宝妈们吧!
第6位,第16位,第26位留言的亲,我会分别送出一盒紫草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