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人云:“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
华夏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这五千年当中历经朝代更迭,各类文化相交融合。但没有变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美”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每个人对其的理解更是有千种万种不同。那么在中华文化中,“美”的本意是什么,甲骨文给出答案,压根不是羊大为美的意思。
“羊大为美”的这个说法,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所知道的最直接的来源,就是东汉许慎所撰写的《说文解字》中提到,“羊大则肥美”。在这之后,有许多的古籍中便直接沿用了这个说法。可见,在古代对于这个关于美的解释还是比较认可的。之所以人们会将“羊”和“美”相关联,是因为羊在古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牲畜,因此也具有了重要的地位。
有许多汉字中都包含“羊“字,其中不乏像”吉祥“这类的富有寓意的词语。骆冬青教授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在黄河流域,从那个时候开始,羊就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依靠。羊身上处处都是宝,羊毛可以在冬天制成衣服抵御寒冷,羊奶是非常珍贵的饮品,还可以酿酒,羊肉更是能做出一桌子佳肴。正因为如此,人们便想着将“羊”融入到汉字当中去。
虽然许多古籍中都记载着“美”的本意就是羊大为美,但甲骨文的出土却推翻了这一论断。经过专家们对甲骨文的解义,发现其中的一个字很有可能就是最原始的“美”字。但那个字却和“羊”一点关系都没有。首先从字形上来说,这个被专家们认为是“美”的字,也是一个上下结构。下部分是大字,与“美”字类似。
但上半部分却不是一个羊头,看起来更像是几根羽毛。在甲骨文中,“大”代表着一个人,一个人的头上戴着几根装饰用的羽毛,就构成了甲骨文当中的“美”字。显而易见,在几千年前,先人们的观念和现代人就已经非常相似,“美”是要通过打扮才能够实现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字也在不断地变化,首先是羽毛数量的减少,最开始是人头上戴着四根羽毛,而后变成了两根羽毛。随着时间推移,羽毛的形状慢慢地变成了羊头状。到了西周的时候,“美”的上半部分已经完全看不出羽毛形状,完全地变成了一个羊头。
从“美”的演变中能够得知,之所以到了东汉时期,人们会认为“羊大为美”,是因为文字演变到那个时候,确实已经和最开始的甲骨文的字形有着很大差别。这样看来,其实并不是后世的人们有意曲解甲骨文的意思,而是他们都没有见过最初的“美”字是一个什么样子。所以他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看到的“羊大为美”就是先民创造此字时的想法。
其实除了甲骨文以外,还有两个证据能够证明“美”的本意是和“羊”没有关系的。其一就是在商朝的时候,虽然中原文化已经进入农耕文明,但羊这种动物并不常见,甚至很有可能许多商朝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动物。彼时象形文字更为流行,也就是人们会以实物为基础去创造文字,如果连见都没有见过,何谈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文字呢?这也从侧面佐证了“美”和“羊”是毫无关系的。
其二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外在仪表,“美”的上半部分是戴在头上的羽毛装饰,似乎比“羊”的说法更加可靠,因为在商周时期,人们普遍喜欢用羽毛作为装饰品。
从众多的线索中,基本可以确定“羊大为美”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其实早在民国时期,鲁迅就已经针对这个说法提出过异议,但却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出土,这个谜团也渐渐被解开。其实除了“美”字,还有许多字本义如何,还始终没有定论。而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此,后人一点一点地寻访先人们的足迹,通过了解历史一点点还原古时的生活。
参考资料:
《庄子·齐物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