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手残党,老外也疯狂。
文/姜雪芬
编辑/范婷婷
“难么,零基础能学么?看着比中国结还难!”
“两三个小时就能学会,手残党也不是问题。”
福建厦门,惠惠正在教人玩毛线。她只用两根竹棍和几团毛线,就绕出了被称为“上帝之眼”的曼达拉,挂在墙上十分养眼。
在家里,她是全职妈妈,有个6岁的娃。但在网上,她教人编织,卖出了上百万卷毛线,还征服了十多万外国粉丝。
结缘编织
年,厦门宝妈惠惠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到一个国外家居网站上寻找装饰品,一眼看中了一副挂毯,“那是一个用绳子编织完成的50*60厘米的作品,充满浓浓的波西米亚风,比传统的装饰画更灵动、更有立体感。”
她在电商平台搜相似产品,发现销售的商家不多,且产品多是从土耳其、阿拉伯等地进口,售价也不便宜,一个得多元。
因为从小喜欢手工艺品,又觉得售价贵,她没有下单购买,而是在网上学习起国外挂毯的macrame编织手法,买了几十卷毛线,花了两个礼拜,编织出了一副绿色搭配卡其色的挂毯。
之后,她一发不可收拾,又研究了国外流行的weaving等编织法,融入中国结编织方法,做出了几十个作品,既有三四十厘米长的装饰画,也有半米多的波西米亚风格挂件。
家里的墙上放不下一屋子的作品,她就把产品带到集市上展览,顺便销售。手工作品价格依照花费时间、尺寸而定,花三五天时间编织出来的小尺寸成品从几十到上百元不等,耗时一个月的大幅作品,价格超过千元。虽然路人说看不出是啥图案,但往往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一番,连连称赞好看。
她还发现大家除了欣赏成品,对编织手法也相当感兴趣,还有年轻人现场想拜惠惠为师。感兴趣的人多了,她索性推出了学习课程,教授基础的绳结打结法、组合原理、颜色搭配等知识。
为了方便手工爱好者们,她甚至还出了本书,专门介绍macream编织法。
在授业解惑期间,常有人咨询如何买到合适的材料,因为自己想要的款式和配色,总是需要东拼西凑才能备齐。于是惠惠直接开了个网店,用之前工作积攒下的积蓄,加上借来的一笔钱,一共筹集了10万元用于进货,从此踏上创业路。
收了几十万徒弟
最初的手工编织品虽然没有明确的鲜花、动物等造型,多为天马行空的抽象设计,但惠惠很重视色彩的搭配,要考虑成品的美观性。
在采购毛线、棉绳时,惠惠既要考虑材料是否染色,又要考虑编织时的手感,太硬的不行,太软也不行,挂毯得呈现立体感,材质过于柔软影响美观,得选三股棉绳,绕完“像包芯线一样的”,才能做出最佳效果。
最初,她的闲惠居家店里只有5款产品,可却准备了近0卷毛线,堆满整间屋子。她解释,编织一个作品需要10卷、20卷毛线,而每种毛线往往要配四五十种颜色,材料越齐全,大家编织时,就不会因为没有搭配到心仪的颜色而半途而废。
一切准备就绪,可出乎意料,刚开张时几乎没有订单。直到一个月后,她才迎来第一个顾客,卖出去一份50多元的材料包。
她不着急,当时正好赶上年底,一是知道新店的人少,二是店里的编织手法不是市场上已经很火的手工艺,生意也像编织,不能一蹴而就。
第二年,她学习电商知识,搞起网上推广,在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