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宝贝。因为历史的原因,因为地缘的原因,每一件文物都有其特有的时代特征、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可是,在宁夏固原深沟村的一座古墓里,出土过一件神秘的文物。这件华夏的文物,却有着明显的异域特征。这是一件什么样的文物呢,它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宁夏固原县的效外,有一片空旷的田野,田野上有一座很普通的小土山。年的一天,一支考古队专门赶来,对这座土山展开了发掘,很快,就在土山下发掘出了北周时期大周柱国将军李贤夫妇的合葬墓,还出土了多件,没被盗墓者盗走的金银首饰,陶器等珍贵文物,其中两件甚至成了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两件镇馆之宝中,有一件被确定为国宝级文物,这件宝贝就是鎏金银瓶。想不到的是,这件神秘的鎏金银瓶本身有着太多的故事。首先,这件鎏金银瓶的身世就是一个神秘的故事。银瓶为银质,表面用鎏金的方式进行装饰。造型为鼓腹,长颈,高圈足底座,环形单把。在细节方面,壶把上方铸造有一个头戴巾发软冠,高鼻深目的人头;壶颈部有21条竖向的凹槽,与腹部相连处有13个凸起的圆珠,组成一圈了联珠纹。壶身上部是一圈三角形连瓣纹,中部是6组人物图像,下部为一圈水波纹,水波中,还有两只大耳朵,大眼睛的怪兽,追逐着一条翻身跃起的鱼。这种奇怪的造型和装饰都只说明一件事,就是银瓶不是华夏的物品,它是来自于一个历史上曾经强大无比,并且早已消失的萨珊王朝。这件精美的外国货,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中国人的古墓中呢?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专家们只能推断,墓主人当年奉命在边关防守,加上他的家族与粟特人始终有联系,因此,很有可能是粟特人中的商人,将这两件宝贝送给了墓主人,并在墓主人死后带到了墓里。更有意思的是,银瓶腹部的浮雕装饰,竟然蕴含着一组古希腊的故事,其主要内容取材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第一组浮雕有两个人物,左侧女子耳朵戴有饰品,上身着圆领衫,下身穿贴身长裙,右手前伸弯曲拿物,左手弯起食指指向自己。右侧男子右手向前伸,手中也持物,应该是要将物品送给左侧女子。这段故事讲的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青年男子就是年轻的勇士帕里斯,一天遇到了神的使者赫耳墨斯,要他在三位女神中选出最美丽的,并把金苹果给他选中的最美丽的那位女神。三位女神为了被评为最美丽的,分别根据自身不同的神力,向帕里斯许下不同的诺言。帕里斯最终选择了爱情女神,并把金苹果给了她。第二组浮雕中,人物仍然是一男一女。两人相对站立,左侧男子右手执盾,左手前弯,持一把西式长矛。右侧女子侧着向子,右手向上弯曲指向自己,左手向上端着一个尖顶盖的小盒,仿佛在述说着什么。这里讲述的是爱情女神遵守当初的承诺,让帕里斯遇到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的王后海伦。帕里斯一下子爱了上她,并抢走了海伦。帕里斯的行径激怒了希腊各城邦,他们发动联军,开始出兵攻打特洛伊。第三组浮雕中的一男一女相对站立,左侧的女子侧着身,头微低,右臂前伸。右侧的青年男子身体肌肉突出,粗壮有力,与女子相对,左手所致住女子手腕,右手二指平托女子下颚。这段故事讲述的是死伤了无数英雄之后,残酷而又漫长的特洛伊战争终于结束了。王后海伦重回到丈夫墨涅拉俄斯身边的情景。在这件银瓶身上,终于以一个还算圆满的结局结束了。这件有故事的鎏金银瓶,不仅为我们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经典片断,更反映出了中世纪西方古典艺术对东方地区的渗透和传播,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鎏金银瓶被定为意义非凡的国宝,的确是名至实归。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