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儿汉服啥的,已经完全不能代表现在年轻人对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情了。
吃+穿结合在一起才行!
上周,“唐朝甜品能有多精致”的话题一经放出,瞬间登顶微博热搜第一,引来了2亿多人次的围观:
为了强调唐朝人在吃点心上的讲究和精致,复原的小姐姐介绍,光是原材料准备时间就要2-3天,如果要捏出个牡丹花的造型,起码还得一小时……
眼尖的观众发现,不对吧,小姐姐这“做花蕊”、“捏花瓣”、“放花蕊”、“贴叶子”一整套手法操作下来,怎么跟现在日本做的“和菓子”如出一辙呢?
关键吧,为了凸显这次复原的地道和正宗,最后还借用“和菓子”的概念,来了句:这就是经典唐朝甜品“唐菓子”。
历史爱好者一听就不乐意了。正宗的唐朝点心究竟该长啥样?网络上随即吵翻了天。
第二天,国家博物馆也坐不住了,借着冬至的由头,发了一张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点心的长图:我有实物!
图:微博
国家博物馆唐人究竟吃些什么,怎么吃?食在大唐与今天有何异同?今天,就让阿信来为你来次深入科普。
1、为什么,“唐菓子”≠“和菓子”?
从我们中国人的视角来说,对日本传统文化最经典的“误判”,要数“要看唐朝,就去日本”。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不少学界大咖对这一观点都颇为笃定。
最经典的就是辜鸿铭老老爷子,年在东京大学所做的《中国文明的复兴与日本》演讲中,他说:“今天的日本人就是唐代的中国人。”
直到今天,不少人每每想到复原唐朝的某一风物时,就会非常自然地顺着这个思路去日本找灵感。
用“和菓子”去套用复原“唐菓子”的做法就比较典型。
我们就拿现代汉语中已经灭绝的“菓”字来说。
《史记》倒是有提到过:“古者有春尝菓,方今樱桃熟可献”。东汉学者应劭解释说:“木曰菓,草曰蓏”。
意思是,“菓”=水果。
最晚到了汉朝,人们就已开始用粮食制品以及天然色素开始水果的模仿之路。
比如,馒头原本还有个名字:。这是一个典型的汉字会意造字产物:小麦制作的,用于祭祀的菓。
所以从唐代一直到今天,在盛产小麦的中国北方,人们依然把很多面食称作“馃”(“”字的简写)。而在以大米为主食的中国南方,人们则把各种各样的米制品称为“粿”。
“菓”本尊,则在漫长的文字演化进程中,退出历史舞台。但日语里却把“菓”这个字顽强地保存下来,并且顺从它的用途,意译为“点心”。
虽然“和菓子”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并不能说它保留了古时中国点心的原本的味道。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日物产差别太大,面对纷繁丰盛的中式糕团点心时,日本不得不做减法,剔除所有不易得的材料。
比如,和菓子没有使用动物油脂的点心,没有动物皮胶熬制的凝冻,而原产于西域、传统中式点心中最常见的枣泥馅,在和菓子里更是几乎绝迹。
枣花酥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红豆沙的大量使用。
日本本州岛的纬度基本相当于中国长江以北,很难种植甘蔗。抱着提高使用效率、节省用量的目的,厨师们在红糖里加入了一种颜色近似的添加物:红豆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被塞进了各种和菓子中。
而红豆在中国,除了用在诗词歌赋上,直到明代李时珍那会儿,似乎都不怎么是餐桌上讨喜的角色。
总而言之,在点心这件事上,以“和”代“唐”,就对唐朝人丰富的物质生活有点过于缺乏想象力了。
2、芋圆?奶茶?蛋糕?唐朝人的甜品可比这高级多了
那么唐朝人享受甜蜜,都有哪些渠道呢?
首先是蜂蜜,据说此时有了一种从氐羌传来的高级蜂蜜;再有就是谷物制成的“麦芽糖”,不过唐人并不认为是上乘,至少各地上贡名单上没有。
造成这样情形的重要原因就是——外来的蔗糖开始受到追捧了。
太宗时,蔗糖加工技术从印度传入中国。图:wiki
此时的唐人已经基本掌握了用甘汁提炼“砂糖”的方法,但是和今天雪白的结晶质的砂糖相去甚远,因为当时的人还没掌握从沸液中有效去除渣滓的工艺。
甘蔗产量不算大,唐太宗曾经把20根甘蔗当作珍贵的礼物,赠送给一位大臣。因此能吃到蔗糖所调味的食物,还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宋朝人写的《杨太真外传》中有一个细节写唐玄宗如何思念已经不在人间的杨贵妃:“张皇后进樱桃、蔗浆,圣皇并不食。”
出土唐代点心形状。图:微博
花糕员外由此可知,春天樱桃上市时,用浓稠的甘蔗汁浇在上面,是一种惯常的搭配。樱桃上还可以再浇乳酪。
唐人制作甜点还讲求造型。“烧尾宴”的食单上有一道甜点叫作“巨胜奴”。“巨胜”是胡麻的一种,也就是今天的黑芝麻。这个奇怪的名字,后世注解为“酥蜜寒具”。
它大致的制作过程,是用面粉混合水、牛羊的乳汁和蜂蜜,或者用熬煮的红枣汤来代替蜜汁,再进行油炸定型,最后撒上芝麻。学者张金贞推测,它很像今日北方的炸馓子。
“寒具嚼着,惊动十里人”,这是寒具入口时的酥脆效果。
网友复原的唐代点心。图:
花糕员外“酥”这种奶制品冷却之后也方便雕琢成各种形状,有点像西点店里形形色色的奶油制品。
“烧尾宴”上另有一道叫作“玉露团”的甜点,旁边标注“雕酥”,就是把乳酪冻定型之后再做雕刻和彩绘。
唐代有一种现代冰淇淋的雏形,叫作“酥山”——它是把冰块凿碎,再将液体状态的“酥”淋在碎冰上,上面还可以插一些花草之类的装饰品。
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仕女图中,关于仕女手中捧着的盆景究竟是什么东西一直有争议。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专家认为那就是用植物装饰了的“酥山”,用来夏天消暑。
房陵公主墓中出土的壁画《托果盘侍女图》,图:陕西历史博物馆
要论甜点的精致程度,虢国夫人府中的透花糍凭借着朦胧含蓄的美感可拔得头筹。它由一位名为邓连的家厨所创制。
根据《云仙杂记》记载,透花糍的外皮是选用“炊之甑香”的吴兴米,馅料则是“食之齿醉”的白马豆,去掉豆皮,捣成细沙,放置在模具中,做出花朵的形状。透花糍得名于花朵形的豆馅在半透明的表皮下,若隐若现的效果。
3、物质丰富的吃货天堂,穿越唐朝,现代人会很适应
穿越回唐朝,估计现代人在饮食上并不会有太多不适应。
首先,唐朝人的进餐方式和我们今天比较相似。
一天三顿饭的习惯,在唐代基本普及;由于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的坐具传入中原,逐渐取代原来跪坐的席子,让人们能够垂腿而坐;进餐习惯,也从一人一案、单独进食的分食制,向众人围坐在一起的会食、合食制转变。
唐人宫乐图,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于是每人都品尝到的种类也就变得多样,吃饭的场合也更加具有热闹的气氛。
唐朝是一个食材丰富的时代。
凭借进贡体系和发达的交通网络,都城长安的帝王或贵族之家能够常年享受来自全国的物产,山东沿海的文蛤、长江流域的糖蟹、安徽北部的糟白鱼、浙江的干生姜、陕西南部的枇杷和樱桃等,都在当时的土贡名单之上。
这还不包括那些从“国外”进口而来的食物:高昌来的马奶葡萄,安南来的槟榔和香蕉,新罗来的松子,摩揭陀来的胡椒等异域珍馐。
唐代舞蹈纹金杯,图: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朝的宴饮活动格外发达。
按照季节和主题来,春日里有牡丹宴和樱桃宴;按照节庆,有除夕宴、寒食清明宴、七夕宴;宴席除了出现在白天,还有晚上的夜宴,至于夜半都不散席。
宴席可以在私人的庭院园林举行,也可以在清幽偏僻的野外,又或者是缓缓移动的舟船之上。桨声灯影里,间有红颜佐酒,是唐代士人所热衷的一种高雅活动。
陕西长安县出土的墓室壁画《野宴图》,图: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朝的餐饮业非常繁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自烹自食的同时,也到外面的食肆酒店去感受新鲜。提供饮食的有流动的摊贩,也有固定的餐馆。
有经营单一项目的饼肆、糕肆、馎饦肆,也有提供综合菜品的食店。酒肆和茶肆则以酒和茶为主,饭菜为辅。
这些餐饮店铺在市区和城郊都有分布,慢慢打破了长安城里最早规定的“市”的界限。
不光满足人们舌尖上的需求,还要带来审美的视觉愉悦,因为它本身已经超越了饱腹的需求,代表着中华文化想象力的一次飞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