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饰品 >> 饰品市场 >> 正文 >> 正文

髻两个字虽说难写难认,却深受明代已婚女性

来源:饰品 时间:2023/8/13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我们接着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今天介绍一下明代的一种头饰“髻”。

髻两个字笔画众多,第一个字“”无论是五笔还是拼音都打不出来,拼音是d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注释只有一个“髻”,书名假发盘成的髻。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孙机先生,是此次展览的策划人,也是最早对明代髻及头面定名的人。他认为髻顶部的是“顶簪”,正面中间的是“挑心”。

在展厅里陈列着一件收藏于无锡博物院的“金丝髻”,高9厘米,直径11厘米,重64克,开头一个牛角,由细如发丝的金丝纺织而成。

据展签内容可知:髻是明代已婚女性着正装所戴。原指发髻本身,在女性戴冠和包髻的影响下,后特指加在髻上的发罩。髻起初用头发编成,明中叶以后多用金银丝制作。其上再插戴前后分心、挑心、顶簪、头箍等饰物,形成以髻为主体的整套头饰。

髻在宋代时已广受妇女的欢迎,在《金瓶梅》中有多处提及。到了金元时期,受“包髻”的影响,由原先仅仅是发髻本身,渐渐裹上了织物。到了明代,髻成为一款由金银丝马鬃、头发、篾丝等材料编成的假发髻,外罩皂色纱,佩戴时放在头顶的发髻上。明代妇女一般不单独戴髻,围绕它要搭配各种簪钗,每一款都有特定的造型、名称以及佩戴位置。范濂在《云间据目抄》中记载:“妇人头髻,在隆庆初年,皆尚圆褊,顶用宝花,谓之‘挑心’,两边用‘捧鬓’,后用‘满冠’倒插,两耳用宝嵌大镮。”

在展览中,还展出了两张人物肖像画“戴髻女像”和“秦锡章夫人画像”,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两人所戴髻虽有所不同,但都是一套完整的组合结构,两侧还配有金簪、珠宝、耳环等饰品,共同表现出妇女体面的妆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